以爱相伴 陪你长大
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重要论述,深入推进“江源爱心妈妈”结对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三年行动,弘扬志愿精神,传递社会温暖,助力儿童健康成长。西宁市妇联特开设“江源爱心妈妈事迹展播”专栏,通过挖掘巾帼暖心故事,树立可见可学的身边榜样,激励更多妇女姐妹见贤思齐,汇聚巾帼智慧与力量,积极加入到关爱服务少年儿童的队伍中来,推动“江源爱心妈妈”结对关爱三年行动走深走实。
今天,让我们一同走进“江源爱心妈妈”许蕾,聆听她为爱坚守、无私奉献、温暖童心的点滴故事。
西宁市老科
展开剩余76%技工作者协
会办公室主
任,协会工
会主席
许蕾,现任西宁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办公室主任,协会工会主席。长期深耕科技工作者服务与管理领域,始终秉持“服务社会、传递温暖”的理念,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,积极投身公益事业,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女性的责任与担当。经城中区妇联发起号召,许蕾主动加入“江源爱心妈妈”队伍,很荣幸成为困境儿童张文(化名)的帮扶人,以精准化、个性化的帮扶举措,为孩子搭建起成长的“避风港”,更总结出可推广的帮扶经验,带动更多人参与到关爱困境儿童的行列中。
初见与调研:读懂孩子的 “沉默密码”:初次登门,许蕾来到张文位于老旧居民楼。开门的瞬间,瘦小的张文躲在祖父母身后,攥着衣角不敢抬头,仅用细若蚊蝇的声音说了句“阿姨好”。交谈中,许蕾得知:张文父母常年在外打工,一年难回一次家;祖父母年近七旬,靠每月微薄养老金维持一家四口生计,不仅要应付日常开销,还要承担兄弟俩的学习费用,祖辈文化程度低,无法辅导作业,家里连一本课外书都没有。张文做完作业就帮祖父母扫地擦桌,之后便坐在窗前发呆。“这孩子懂事得让人心疼,他缺的不只是物质,更是陪伴与关爱。”许蕾暗下决心,要从情感、教育、生活三方面为孩子搭建支持体系。
用心破冰:从“陌生人”到“知心阿姨”:起初,张文对许蕾十分抵触,电话里只说“还好”“不知道”。许蕾不气馁,主动分享自己童年的趣事,慢慢打开孩子的话匣子。一次通话中,张文小声说“跑步比赛得了第三名”,许蕾立刻为孩子送上大大的鼓励,听到孩子的笑声,她知道信任的种子正在发芽。
家访时,许蕾总会带上“定制礼物”:根据张文喜欢画画的爱好,送水彩笔;知道他爱吃苹果,每次都带一袋新鲜水果。渐渐地,张文开始主动迎接许蕾,拉着她看自己的画作,分享学校的趣事。从“低头沉默”到“主动倾诉”,许蕾用耐心与真诚,打开了孩子封闭的心扉。
教育帮扶:让知识照亮未来:许蕾深知“教育是改变命运的钥匙”。她根据张文的年龄和兴趣,挑选《绿野仙踪》《昆虫记》等20余本课外书,不仅开拓了孩子的视野,还让他从原本不爱说话的孩子,变得愿意主动分享书中趣事。曾经对“外面世界”的迷茫,也因书中的故事逐渐消散,眼神里多了对知识的渴望与对未来的期待。
心理疏导:让自信驱散阴霾:针对张文的自卑与社交恐惧,许蕾创新“故事疗愈法”:通过电话讲励志故事,引导孩子思考 “遇到困难该如何面对”。她还和张文玩角色扮演游戏,模拟“与同学吵架如何化解”“迷路如何求助”等场景,教他沟通技巧。经过不懈的疏导,张文的心理状态明显改善:从独来独往变成主动交朋友,这让许蕾倍感欣慰。
经验推广:让爱心 “遍地开花”:在帮扶过程中,许蕾与众多爱心妈妈共同总结出“三阶九步”帮扶法:“三阶”即摸排建档、情感联结、资源整合,“九步” 包括入户调研、制定计划、电话沟通等具体步骤。这一方法被“爱心妈妈”们广泛推广,帮助更多爱心妈妈精准开展帮扶工作。
如今,“江源爱心妈妈”已成为中区公益的“温暖名片”。作为爱心妈妈中小小的一员,许蕾仍在持续发力“我希望能有更多人加入进来,让每个困境儿童都能感受到爱与温暖,拥有光明的未来。”
从“办公室主任”到“爱心妈妈”,许蕾用行动诠释着“公益无界,大爱无疆”。她的故事,不仅是一个人的坚守,更是一群人温暖的缩影,为困境儿童的成长之路,点亮了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。
发布于:北京市